首页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微信公众号凭什么让人相信

作者:袁冰洁  文章来源:濮阳早报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5-04-20 09:36:11   

     由部分微信公众号发出、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濮阳7月1日要通客运火车的新闻,经记者向市发改委证实,基本不可信。市发改委基础产业科负责人表示,目前没有这方面的确切消息。(4月17日《濮阳早报》3版)

 
    类似于这样在微信上传播甚广的虚假新闻,好像一直不少。比如,濮阳好几个微信公众号发布的“站前广场一小伙子暴走猝死”的新闻,最后也被证实为虚假新闻。刊登这条新闻的部分微信公众号,最后不得不被迫删除这条内容。此外,每过一段时间,濮阳要建高铁的消息就会在微信上传一次,但传过来传过去都没有权威的新闻来源。一些“寻人启事”“寻物启事”,更是被骗子所利用。
 
    虚假新闻的危害显而易见。首先,看新闻的人相信了你刊登的新闻是真,但最后新闻被证实为虚假,就像相信一个人最后却发现这个人一直在玩你一样,心里会非常不舒服。其次,虚假新闻对所报道的对象也是一种伤害,比如这次的“站前广场一小伙子暴走猝死”事件,就是对暴走一族,尤其是对在站前广场暴走的那些人的伤害。最后,这是对整个新媒体的伤害。虚假新闻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微信朋友圈,以后就算有真新闻,谁还敢轻易相信呢?
 
    7月1日濮阳要通客运火车的网络帖子,明显没有权威的新闻出处。部分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还要选择刊登呢?目的可能就是要吸引眼球。发这条新闻的小编,肯定知道濮阳人现在都关注通客运火车的事情,发布7月1日要通客运货车的新闻,基本上是谁看见谁要点击的。点击量多了,自己的关注度也就上来了。但实际上,没有权威渠道来源的新闻,就算点击量再多,在别人心中依然建立不起来威信。
 
    在笔者看来,一些微信公众号之所以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惜发一些假新闻,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。首先是为了赚关注度进而追求商业利益。他们为了所谓的点击率,而忽略了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。其次是制度存在漏洞。现在,我国对网络、微博、微信等媒体,还存在监管的盲区。再次是自律机制不健全。有机构热衷搞新媒体影响力排名,导致一些新媒体从业者在选择刊登内容方面缺少自律。最后是新媒体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,缺乏对真假新闻的甄别能力。
 
   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,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惨烈。就拿微信来说,仅咱濮阳,活跃度很高的微信号就有几十个。争关注度,争影响力排名,但千万不要忘记了,无论是新媒体还是老媒体,你既然选择了媒体,公信力就必须是生存的根本。若没有公信力,就算短时间内能赢取一定的关注,时间长了,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你。希望濮阳的新媒体从业者在追求吸引眼球的内容的同时,更要追求内容的权威性、真实性。只有这样,大家才会相信你,你的微信才能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威信。


责任编辑:李俊